要学习怎样去做好父母
没有人天生就懂得如何做父母,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,从孩子出生一步步慢慢长大,每个阶段都需要我们去学习,去和其他有经验的人交流,所有杰出的父母,没有一个是轻易取得教子成功的。父母在教导孩子的同时,首先需要储备自身的能量,担当起教育的责任,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给予孩子更符合个性的引导。如果我们的童年有很多被伤害的记忆,就不要附加到孩子身上,尊重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听孩子说,给予理解,给予帮助。每一个人在做父母之前都要学习相关的知识,关于怎样做父母的意识和知识准备得越早越好,越充分越好。
要教孩子去学习
很多优秀的父母,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!有些人可能会说,有那么多的父母大字不识一个,不也教育出好孩子吗?其实,文盲并非不会教育,这些父母同样是教育孩子的高手。
《焦点访谈》曾介绍过世界中学生奥数金牌获得者安金鹏的事迹。他家里极穷,考取了重点中学,却没有钱上,父亲说让孩子去打工,人家上了大学还没有工作呢,更何况你能不能考上大学还不知道。但母亲坚决不同意,将家里唯一的一头驴卖了。孩子在中学里是唯一一位连素菜都吃不起的人,是唯一一位连肥皂都用不起的人。照这样来说孩子全靠自己了吧?当面一问才知道,虽然这位母亲连小学都没有毕业,但她却让自己的孩子在小学之前就把四则运算做得滚瓜烂熟。仅此一点又有几个大学毕业的父母能够做到呢?
要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好习惯
很多父母将孩子不好的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,怪罪到老师身上,怪罪到孩子身上,唯独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。其实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——无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我们父母有意或无意培养出来的。其实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,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,这就是“潜教育”,是比“显教育”威力大得多的本质教育。
优秀的孩子多是优质教育的结果,问题孩子多是问题家庭的产物。孩子的问题大多不是孩子自身造成的,而是父母问题的折射,父母常常是孩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,同时也是孩子改正错误与缺点的最大障碍。当务之急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,而是父母,没有父母的改变就没有孩子的改变。
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,只有不能学好的孩子;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,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。
要学会和孩子沟通
对于中学和高中家长来说,很难与他们的孩子沟通,这是一种普遍的困惑。进入青春期的儿童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之间的冲突较多,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处于心理内部动荡的时期,还因为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外部压力。孩子面临入学的压力,母亲面临事业的压力,这需要更多的沟通。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,他们良好的沟通来自于自觉地遵循以下三个原则:第一步是倾听,即让孩子说出来,并理解孩子的话的真正含义;第二步是理解,即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是否有一个好办法。合理的,结果往往是合理的;第三步是建议合理的孩子不一定采取正确的行动,所以父母应该在这里给出建议。